首页  > 历史文化 > 理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来源:求是 发布时间:2017-12-27 08: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和走过的历程,科学分析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新战略,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意识、勇毅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使命自信。我们党务必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华章。

  一、自觉扛起历史使命,我们党走过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而是公开宣布“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必须“简要、清楚、准确地宣布党所努力争取和为之斗争的一切目标”。这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自觉地、清楚地宣示和把握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必须持续地、坚决地去推进和实现自己承载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政党,是在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在民族灾难深重、国家前途渺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艰难境地中诞生,注定了要承载起拯黎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重大责任,注定了要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曾长期走在世界发展前列。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在随后80多年充盈着血与泪、贯通着生与死、裹挟着悲与喜的艰难历程中,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历史的呼唤和反复比较中,在社会推进演变的大浪淘沙中,在人民殷殷的期盼和选择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主心骨,有了领路人。

  中国共产党自觉扛起历史使命,主动担负起救亡图存、实现复兴的重大责任。我们党应时势而作为、合规律而进取、顺民意而奋发,在浴血奋战、艰辛探索、高歌猛进中走过96年历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侵略者,推翻反动派,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消灭剥削制度,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

  二、始终牢记历史使命,我们党从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历经艰辛抗争,走过辉煌历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相反,第一个走上执政地位的苏联共产党,却因为长期脱离群众、未能有效解决人民利益需求,自身管党不严、官僚作风和特权盛行,及至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完全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轨道,最终丧失人民群众信任与支持、不得不黯然下台。正反两方面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表明:一个牢记初心和使命的党,必定能走出旅途的辉煌;一个背离初心和使命的党,必然写不出灿烂的篇章。

  我们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已经积累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和充分条件,已经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一往无前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大踏步前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起点,我们党必须牢记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所要求的,记住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立足新起点,我们党既要看到前景十分光明,也要看到挑战十分严峻,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我们党已经踏上新的历史征程。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对2020年以后的30年,分两个阶段作出战略安排,即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15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宏图绘就,美好前景呈现。踏上新征程,我们党必须牢记使命,时刻不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困苦,切实记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历史警训,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踏上新征程,我们党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努力有新作为,争取有新气象,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三、聚力完成历史使命,我们党需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肩扛使命从历史深处走来,牢记使命未曾有半点懈怠,我们党当前要聚力完成历史使命,必须按照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并使之紧密贯通联结起来。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去除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要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经历了民族的沉沦与崛起,见证了历史的苦难与辉煌,全体中国人民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没有一种担当,比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更伟大;没有一项使命,比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更崇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自身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四个伟大”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和系统。伟大斗争是基本手段,代表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伟大工程是政治保障,源自于作为核心的领导力量;伟大事业是宏阔平台,搭建起干事创业的有效载体;伟大梦想是追求目标,牵引着凝心聚力的前进方向。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工程建设的好不好、坚固不坚固,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有没有胆识和策略去进行伟大斗争,有没有责任和能力去推进伟大事业,有没有韧性和途径去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必须把伟大工程建设好,才能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党的十九大大幕开启,犹如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注入了强劲的风、不竭的能。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作者:商志晓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