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人物

钢铁“巨鲸”的战力突击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08 20:15

  11月,南海之滨。雾,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驱散。

  一艘艘黝黑的新型潜艇在这里游弋巡航,犹如钢铁巨鲸,静默如雷,威动大洋。

  “发现‘敌’潜艇跟踪!”一场复杂条件下“背靠背”体系对抗瞬间打响。加速、悬停、机动;规避、隐藏、突防……指挥员带领全体艇员充分发挥新型潜艇的技战术性能,利用水文环境,与对手捉起迷藏,并悄悄设伏,最终将“敌”潜艇摧毁……

  这是海军某潜艇基地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战场首秀”,成功检验了“驱逐舰编队反潜技战术运用方法”“潜舰机合同反潜战术理论”等多项战法。这支少被人提及的年轻部队,有着辉煌战绩,被誉为中国海军最具战力的“杀手锏”。近5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大深度航行、水下发射雷弹、实战化远航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创造了我军潜艇史上全潜时间最长、平均航深最深、航行海域最广等多项纪录。

  新时代,新征程。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潜艇基地,感悟该基地官兵在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引领下聚力打赢、实现能力蜕变战力突击的强军脉动。

  聚焦打赢育贤能

  “坚持战斗力标准”“一切向能打胜仗聚焦”……在营区行走,学习十九大的氛围迎面扑来。

  “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习近平主席的报告引起基地官兵的强烈共鸣。基地司令员林庆国介绍:“打仗最需要的是人才,潜艇作战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人才短缺一度成为制约基地发展的瓶颈。”

  好钢,需要淬火锻打。经过探索,该基地摸索出“聚焦打赢育人才”的培养路子,借助全训、远航、深潜、战备、雷弹发射等重大任务摔打磨砺部队,在深海大洋锤炼官兵,缩短人才成长周期,提升官兵整体素质。

  那年6月,南海某海域,实射战雷拉开战幕,时任艇上指挥员林庆国率艇一头扎进大洋。实射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突然,雷弹班长张丙和发现发射管前盖无法打开。

  此时,距离发射不到10分钟。前进,还是撤退?林庆国没有犹豫,短短几分钟,他组织官兵连续下达数十道口令,问题解决。轰隆——巨大的爆炸声中,“敌”舰被撕裂,海面绽放绚烂的火花……

  硝烟尚未散尽,艇上临时党委即刻组织艇员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规范了发射操作程序,确立6项革新试验课题,锻造了一批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排故能手。经历千百次淬炼,一支专业全面、结构合理、作战顶用的人才方阵基本成形。

  近年来,基地建设岸港训练中心,模拟海战场环境苦练苦训。与此同时,大力提高官兵生活待遇,改善军营环境,实现家属区社区化管理,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凭本事立身,靠实绩进步。”基地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大胆使用青年人才,一大批年轻骨干走上了团以上领导岗位。

  短短几年,基地培养出数十名全训合格艇长和艇政委、上千名合格艇员,500多人考取了由国家颁发的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涌现出以“全军学习成才标兵”胡中明、“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王晓训、“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张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官兵。

  紧贴实战砺锋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只有一流的训练,才能换来一流的战斗力。”

  在基地政委梅文眼里,战斗力标准必须毫不放松。那年10月,基地奉命执行潜舰对抗实战化演习任务。出海前,一道选择题摆在了党委面前:当时正在管艇的是刚通过全训考核的艇队,是由他们去执行任务,还是另派经验丰富的“王牌”艇队?

  临阵择将,本理所当然,成绩好坏直接影响部队声誉和官兵士气,稳妥一点好。为了锤炼部队,基地党委毅然决定,让管艇艇队执行任务。

  在大洋里,出征官兵时而采用声抗干扰,时而静默悬停,机巧地摆脱了“敌”方追咬。声纳兵张磊快速搜索目标,准确锁定方位,时任艇长孙宏林果断下达攻击命令,干脆利落地将“敌”舰“击沉”。首发命中后,他们专门成立攻关小组,集中20多名指挥人员和技术骨干一举攻克了复杂电磁环境中声呐搜索等多项难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我们正是抓住了这把金钥匙,才能在以前有限的训练条件下,赢得最强的战斗力。”梅文说。为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率,基地创新组训模式,试训结合、周期管艇,极大地提高了“全训合格”的含金量。

  “如今,这种选择不再是难题,出海实战化训练已经成为基地常态。”十九大代表、基地副参谋长杨省根是基地发展的见证者。“砥砺胜战之能,唯有砺兵战场。到战略腹地练兵、到未来战场摔打,就是基地制胜的密码。”杨省根告诉记者。

  在某艇队奉命执行首次试航任务中,定深航行的潜艇上下操作舵突然失灵,并高速下降……生死瞬间,艇上指挥员果断下令应急充气上浮,机电长、舵信班长启动应急系统,不到20秒,10多个关键战术动作全部到位,潜艇腹部与海底擦肩而过又迅速上浮,避免了一场事故灾难。

  “军事训练不能来半点假把式,否则终有一天会付出血的代价……”时隔多年,这次的经历仍让不少当事人心有余悸。“打赢能力与战场投入是成正比的,投入多一秒,胜算多一分,战场上没有侥幸,只有血与火的比拼,只有实打实的较量。”杨省根说。

  “宁要贴近实战的低分,不要脱离实战的高分。”基地机关楼前这幅标语格外显眼。

  紧盯战场淬血性

  “上至将军,下至列兵,怕死,就不会当潜艇兵。”

  2015年10月27日,汽笛呜咽,云水黯然。那是前任基地司令员阎保健骨灰播撒的日子。看着老司令员曾战斗过的那片海域,林庆国的眼眶湿润了。“阎司令员被查出罹患肺癌后,曾不顾病情,多次请命重返战场……”林庆国说,在这支部队,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兵。

  极限深潜,这是潜艇对大海的抗衡,更是血性与生命在博弈。军士长孙美涛到现在还记得,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100米、200米……在漆黑幽深的海底,艇壁被数十个大气压挤得嘎嘎直响。一颗螺丝钉突然蹦出来,高速弹向艇壁。

  危险,也许下一秒就会来临。汗,沿着脊梁浸透鞋底。此时,潜艇兵沉浸在各类仪表中,他们心中只抱有一个信念:深一点,再深一点……最终,一项新纪录诞生。那一刻,潜艇兵笑了。

  “潜艇兵的血性,不只是对生死的舍忘,更是对战场的渴望。”林庆国说,“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十九大报告中这些语句,令基地官兵热血沸腾。(记者 倪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