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人物

承国家之志 铸时代新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员群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7-12-08 20:20

  2017年11月30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重磅成果——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团队的科研人员在破解暗物质这一谜题上率先取得突破。大名鼎鼎的“悟空”再一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时间拨回到2015年12月17日,四川西昌,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发射。“悟空”腾空,震惊世界。

  2017年11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面以水彩绘成的“太空”墙上,北斗、天宫、遥感……和这些熟悉的身影一起,新成员“悟空”静静装点着这片浩瀚蔚蓝。从这里走出的25颗新星,照亮了航天人的艰辛逐梦,见证着党员先锋的责任担当。走近他们,走进这一连串绵延的感动。

  一个个带头人:“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这里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新技术实验室,我们的3颗上科大二号立方体卫星就是从这个实验室走出去的。”立方体试验卫星团队总设计师吴树范教授边指着眼前窗明几净的工作室,边向来访者介绍,言语中满是自豪。

  作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树范曾就职于欧洲多个航天机构。当年他放弃了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选择回国加入到微小卫星的研发事业中。

  吴树范如此解释当年的决定:“在外国宇航局工作期间,每次中国载人航天器升天的时候,很多同事都跑来祝贺我。作为中国人,我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同时,我也感到我需要回国了。”

  一段重大人生转折,被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带过。对吴树范来说,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奉献诠释报国热情,就是这名老共产党员的义不容辞。

  而有时,奉献因舍己为人而具有非凡的感染力。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发团队曾经历惊险一幕:加完燃料的火箭冒着气,液体滴落下来发出恐怖的声音,只差从火箭中拔出电缆最后一步。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赶走”了所有人,坚持自己上:“拔这个电缆,人要伸到火箭里面去,非常紧张。我已经这么一把年纪了,孙女都有了,没什么可以担忧、顾及的了。”最终,电缆被成功拔下,边上的年轻人红了眼圈。

  甘于奉献、敢为人先,正是有一个个带头人以切身行动做示范,使“为国家做贡献”的价值观在团队的每一名党员干部中间传递,点滴汇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实际上人生的价值观跟着事业的发展,跟国家的需求能够结合起来,那你的人生才是灿烂的。”沈学民说。

  一支支冲锋队:“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1年9月,一场激烈的项目评估会如期而至。对于即将立项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总指挥朱振才,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计思路。“在竞标的时候,兄弟单位提出了一个将近3吨的方案,我们提出总共重量不超过1.9吨。”一系列质疑接踵而来,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关键时刻项目组召集核心骨干,组成一个个党员先锋队,向困难发起了冲锋。  

  为了减轻10公斤的重量,进行几十次的反复试验;4年里,无数人熬红了眼睛,取得6个大项突破……“悟空”成功升空,事实是对质疑最响亮的回应。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担负着发展高水平微小卫星的重任,需要党组织团结所有的力量,为国家航天科技创新打开突破口。”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陈宏宇说。

  走进研究院的每一个党支部,到处充满着创新的活力。研究院员工平均年龄31岁,是一个年轻的集体。每一次支部务虚会,从党员总师到普通工程人员,大家不讲身份高低,大胆提想法、谈感受,为工程设计献计献策。而建立老中青协作团队,大胆培养年轻人,也促进创新种子持续萌发。

  “上科大二号立方体试验卫星”的研发团队,由18位平均年龄仅26岁的年轻人组成,吴树范带领“80后”党员组成先锋队,“脑洞大开”挑战前沿技术。

  有一回,一枚立方星即将出厂,被临时要求给推进模块重新注一次程序。时间紧迫,团队研发已来不及,立方体试验卫星团队轨控主管设计师李昭自己做了一个针状电连接器。但这样做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可能毁坏整个立方星。吴树范和测试主管曹彩霞就一直守在李昭旁边,这既是信任更是鼓励,最终任务圆满完成。

  每名老党员带3名新人,党员先锋队的传帮带制度,让项目团队中的年轻人快速成长,逐渐能够独当一面。“这些年轻人成为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生力军,在很长时间内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服务,我想这就是我们先锋队的最大收获。”吴树范说。

  一对对隐形的翅膀:托举起世界瞩目的“中国力量”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研究院党组织以“为国家做贡献”“被社会认可、实现自身价值”的团队价值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项承载家国梦想的事业中。

  吴树范回国后,党支部安排专人悉心解决他的住房、子女入学问题,解除后顾之忧,让怀着一腔报国热情的吴教授立刻投入到了科研之中。

  在陈宏宇看来,研究院党组织更像是一对隐形的翅膀。“我们努力营造严肃活泼的文化环境,保障科研人员的科研和生活,努力把小卫星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工作启动时,仍有不少难题未解,时间紧迫。80多名队员,3年无休,总指挥相里斌、总设计师林宝军,带领党员先锋队度过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

  “3天里林宝军总设计师基本上喝掉了一箱红牛,回来之后一个星期嗓子说不出话,”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计划主管沈苑回忆,“有林总这样的老党员,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党组织把我们大家都凝聚在一起,这个团队干劲非常足。”

  沈苑聊起一段佳话:项目办有个小姑娘,因为平时工作特别忙,婚期一推再推,推到婆家最后都要质问她这个婚还结不结。在这种情况下她才赶回老家把婚礼办了。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总支坚持型号研制队伍到哪,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一个个流动的党支部,为奋战在外的同志们,解决生活思想上的困难。

  从北斗卫星长途跋涉来到西昌发射中心那天起,团队成员就驻守在为火箭和卫星提供“补给”的“脐带塔”上,一守就是一个月。

  从一场敞开胸怀的谈心谈话解开党员的思想疙瘩,到一次出乎意料的庆生仪式传递组织的温暖,再到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在紧张之余放松身心……哪里需要,哪里就会有党组织的身影。党组织就是鼓舞党员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和坚实后盾。

  看着卫星升空,一名党员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舍不得它离开,但是离开也意味着成长,也将会是新的开始!”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犹在耳畔。一颗颗卫星从这里腾空而起,圆的是航天梦,承载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踏上逐梦的新征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党员们,正矢志不渝地向梦想奔去。

  遥望太空,群星璀璨,星耀东方。(记者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