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股怀旧风,大家竞相晒着自己18岁时的照片,怀念曾经的青葱岁月。
有人一边晒照,一边调侃自己:
@丸子君:我从不到120斤的青春少女长成了150多斤的心宽大婶。
有人怀念回不去的青春:
@千秋同:从贫穷的农村考入北京,欣喜,狂奔,至今犹记。刚进校门,便迫不及待地骑着自行车,逛遍北京的每一个角落,踏古迹,逛胡同,恨不得将整个北京全部装进自己的眼里。
也有人遗憾,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最靓就是我:我翻遍了各个相册,最早的照片是20岁的,18岁的我都没有手机,那时候照相全靠相机。
但更加激起共鸣的,是对今昔生活变化的感慨:
@可惜并没有如果:十八岁那年刚刚离家上大学,坐的是绿皮火车,每次去学校要坐一天一夜,宿舍里有个同学家在新疆,每次返校都要在车上坐三天。
@马孤立:那时候还流行写信,每天经过传达室,如果有自己的信,都要高兴半天。
……
18岁是最值得怀念的。它既是青葱岁月里最好的年华,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年的开始。18岁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是经历过18岁的人的集体共鸣。时间、过去、芳华、青春……这些词,这两天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们。
“世间一切,尽在脸上”,照片沉淀着我们的记忆,也定格着一个时代。今天的我们,显然已经少了18岁那年的青涩和稚嫩,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当然,愿意秀出曾经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真正的自信,是不仅敢说自我表扬的话,也能微笑着diss自己,自嘲地说一句“扎心了,老铁”。
仔细想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敢言过去的“扎心”,或许正是因为今天的“顺心”,透过18岁照片这个独特的“记录仪”,我们真切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曾经的绿皮火车变成了今天的高铁,曾经的大哥大变成了今天的智能手机,曾经的胶片相机变成了今天的数码相机,曾经孤立的个体今天因为移动互联网而随时“在线”,还有越来越好的教育、越来越可靠的社会保障、越来越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越来越舒适的居住条件、越来越优美的环境、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果我们把自己从18岁、19岁、20岁直到今天的照片一张张拼接起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时光的变迁,看到这一路我们是怎么走来,中国是怎么走来,看到每个人脸上越来越开怀的笑容、越来越自信的神采。
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改变了照片中的我们,也让我们越来越自信。这份自信,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我们所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想想这些年,唱衰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苦干实干,努力奋斗,一次次让“中国崩溃论”崩溃,“中国衰落论”衰落。在世界舞台上,我们一次次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就这么坚定地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再过18年,我们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向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到那时,我们相约一起再来晒照,照片中的天空会更蓝,阳光会更灿烂,笑容会更开怀,我们会更自信!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365在线体育投注官网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