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习近平“喝彩”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慧眼”卫星遨游太空
图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运行示意图。国防科工局供图
2017年6月15日,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我国首颗大型天文望远镜,能穿过星际物质的遮挡“看”到宇宙中的X射线,相当于我国在空间探测领域多了双眼睛。同时,卫星有效载荷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完成,在工程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实现了多项X射线探测和电子学技术的国产化。
2.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这意味着我国实现了民用飞机技术集群式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中国航空装备制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3.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2017年5月3日,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内调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扰器。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教授、朱晓波教授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5月3日,该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潘建伟在现场宣布,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在去年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超导体系,研究团队打破了之前由谷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UCSB(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公开报道的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操纵,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
4.海水稻进行测产
2017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经收割测评,亩产最高可达620.95公斤。“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因此可让荒地变为良田。
5.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航空母舰出坞下水。这也是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下水,体现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标志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彰显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目前,该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正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6. “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
2017年3月,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深渊科考提供了新手段。
7.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5月17日,“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可燃冰开采现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供图
2017年5月18日上午10时许,在距离祖国大陆300多公里的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宣告成功。这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勘探显示,南海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这一成果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8.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生产。作为2017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洋山四期开港为全球港口航运业瞩目。它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更为上海港巩固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动力。
9.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也意味着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实现了“六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10.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2017年6月26日,在北京南站,“复兴号”G123次列车驶入站台。
2017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命名。“复兴号”26日在京沪线上投入运营,9月21日在全世界率先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至2017年6月,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铁2.3万公里。